從小就很喜歡電影配樂,
因此聽一場高水準的電影主題曲音樂會一直是我的夢想,
總盼望著像Hans Zimmer或John Williams這樣的大師能來台表演。
然而電影配樂市場在國內一直不算是大宗,
不用說是國際級大師親自上陣,
連國內交響樂團有心想要舉辦這樣的音樂會也是有些難度。
終於在去年九月,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在高雄至德堂辦了一場電影音樂會,
內容正好是以Hans Zimmer的作品為主,
想當然我是出席了那場音樂會,可是卻有一點失望。
並不是表演者的水準不好,而是當時買了太後面的座位,
完全感受不到我所希望的那種澎湃和壯闊感。
無魚蝦也好,畢竟要等到下次有這樣的機會不知道何時了。
不過很幸運的是,這次我沒有等很久,
因為同年同月,台灣第一部史詩鉅作「賽德克˙巴萊」上映了,
而由新加坡大師Ricky Ho(何國杰)所創作的電影配樂,
也在金馬獎的時候得到了年度最佳電影配樂,
而更令我興奮的是,高雄市交響樂團早已計畫利用春天藝術節,
跟火紅的賽德克巴萊結合,因此才有這次的史詩饗宴。
得知這消息後,我無時無刻都在等待2012春天的來臨,
早在配樂得獎前,我就已經深深的對它產生濃厚興趣,而且每天都會聽,
更重要的意義是,這部電影配樂,是屬於台灣人的國際級配樂,
我不管它是導演耗資多少重金而打造的配樂,
總之就我個人從小到大聽過這麼多好萊塢配樂,
賽德克巴萊跟它們比起來可是一點也不遜色,而且很有故事性和畫面感,
重要的事Ricky Ho將交響樂及台灣原住民傳統音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一點都沒有違和感,反而讓整部樂曲顯得更具台灣的特色!
再來談談這場賽德克巴萊交響詩音樂會!
雖然很期待這場,但是老實說我對演出水準並沒有高度期望,
當然,我不是懷疑演出者的實力,我沒有這資格,
我只是懷疑一場舉辦在戶外的交響音樂會能有多好的收音效果,
而且是以無座位自由入場的方式,大家隨意坐在草地上欣賞音樂會,
總覺得會有很多的干擾以及不舒適,
可是當天去了這場音樂會後,才發現原本擔心的事項,
反而都意外地加了分!
首先是自由入座的問題,多虧這個安排,我才能佔到絕佳的位置,
其實當天可以說是非常幸運,莫名其妙就佔到全場數一數二好的位置,
因為我們就坐在劇組保留區的旁邊,原本還很好奇那區域是給誰坐,
結果後來才知道導演魏德聖,還有金馬獎最佳配樂得主Ricky Ho,
電影的製片黃志明甚至高雄市長陳菊都坐在那個區域與市民同樂,
這時我才覺得,這樣大家一起坐在草地上聽音樂的感覺好溫馨,
市長、大導演以及配樂大師,通通與市民一塊兒在草地上「平起平坐」,
大家的距離都拉得很近的感覺!
而且草地音樂會還有另一個不錯的點就是可以吃東西,
場內有提供輕食,也可以從外面帶喜歡的食物進場,就好像在草地上野餐一樣,
幸虧場內可以進食,否則一堆人(包括我)下午就來卡位搶好位置,
根本都沒有時間吃晚餐吧!
再來就是我最擔心的收音問題。
我只能說高雄市的主辦單位真的非常有誠意,
整個音樂會場的設備、燈光、佈景無一不是高規格!
當然,包括音響設備也是一級棒,
雖然室外音樂會少了室內的那種共鳴音場,
但是一流的音響設備卻更加強了低音的震撼感。
人聲的收音也很清晰,尤其是賽德克勇士們群起高喊時,
非常立體壯闊,彷彿前方真的有賽德克人埋伏,讓你一步都不敢往前靠近。
其實這個音樂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同步的影像了。
我喜歡聽電影配樂的原因一部分就是因為聽音樂可以聯想到畫面,
這是一種具有強烈故事性和畫面性的音樂型態。
這場音樂會的呈現形式正好就非常符合我的胃口,
你可以在聽音樂的同時,嘴裡吃著美食,
眼睛還可以看著導演親自為音樂會剪輯的電影畫面,
聽了這場音樂會,等於用另外一個形式再看了一次電影。
最後就是表演者的部分。
我本身的音樂素養並不是很高,所以不便評斷,
但整體上我聽得舒服又很震撼。
至於歌手部份我想是很大的賣點,想必很多人是衝著歌手來的,
這些歌手都是大部分都是參與電影演出的演員們,
其中當然包括人氣最旺的莫那魯道--林慶台牧師!
演出到最後,你只能說,唱歌跳舞這樣的場合簡直是原住民的天下,
一high起來就失控了,莫那魯道完全代替了主持人掌控全場,
先是自己唱起了安可曲,後來還自己做了ending~
充分展現出原住民活潑直率的一面,他們就是有這樣的特質,
因此表演什麼都是那麼的渾然天成及賞心悅目!
也因此,這場音樂會有了完美的ending!
我很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麼棒的一場音樂會,
當然,如此的天時地利的音樂會怎麼可能錯過,
外加一個「人和」,跟這麼多大咖一起坐在草地聽音樂會,
這樣的經驗我想在人生中也遇不到幾次了!